【声明】:本文原内容,来源于2021年01月13日 每周分享 现整理如下:
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观念,社会与经济的宏观调控。我在本月8日的中午,提醒大家要注意两点,其中有一点就是封城和控制人流事情。目前来看,这个情况正在逐步扩大,接下来的情况可能会更加严峻。虽然今年的冬天肯定会比去年乐观一些,但是局部的情况仍然需要多加谨慎。
现在虽然已经是1月份,按照干支纪年来说,我们还是处在庚子年。在年初的时候,我们提到过三个方位。正北子的方位,是庚子年的太岁方位,往往会出现问题,不管是夏天的北京还是现在的河北,都是因为太岁的影响而导致;正南午的方位,是庚子年正冲的方位,这也就有了今年南方大水情况的发生;正东卯的方位,是庚子年相刑的方位,这也就有了青岛、大连等地的问题。这些,我们在去年年初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的提醒和讲解。
从2月3日以后,我们要进入到辛丑年,也就是金牛之年。这一年要格外注意三个地方,一个是丑的本位,也就是东北地区;两外一个是犯冲的方位,也就是西南地区,最后一个是相刑的方位,也就是西北地区。这里面,又以东北、西北最为重要,需要大家多加注意,不仅仅是疫情,包括其他亦是如此。回过头来,我们接着说现在的疫情。目前举全国之力,支援燕赵之地,中国又一次展现了非凡的宏观调控和民族大义。每一次大灾难、事件的背后,都是国家政策能力运作的体现,当然这里面不仅仅是社会现象,还有经济现象。那么作为一个掌舵者,国家面对社会与经济问题,调控的原则是什么?为什么有的时候国家会睁一眼闭一只眼?又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期,国家的力度和管控不一样呢?
无论是东方,还是西方,所有的社会经济都在尝试解决一个矛盾体:公平与效率。我们初次听说这两个词,感觉没有什么,公平和效果应该是同步的,为什么还会有矛盾呢?那在这里,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公平?什么是效率?我举个例子。A 和 B,都是手工艺人,都擅长雕刻玉石,把原石雕刻成价值不等的艺术品,然后进行出售。我们知道,不同的石头雕刻出来的价格是不一样的,一个晶莹剔透的材质和一个裂纹斑点的,可能价格差距很大,这也就是原始基础不一样。同样,不同的人雕刻出来的价格也不一样,一个是大师,一个是学徒,可能价格差距依然很大,这就是后天能力不一样。
那么玉石最终的价格是什么?价格(价值)=玉石品质 x 手艺身份,也就是所有的商品,都是原始基础 x 后天能力。举个例子来说,现在有两个原石,一个品质为3,两外一个品质是9。A的手艺是2,B的手艺是8。那么如果您是国家,你怎么安排?是让手艺好的雕刻品质好的,还是让手艺差的雕刻品质好的?第一种,让手艺好的雕刻品质好的,那么结果是这样的。9 (好品质) x 8 (B好手艺) + 3 (坏品质) x 2 (A差手艺)= 72 (B的收入) + 6 (A的收入)= 78 (两人总收入)。社会总价值是78,结果很不错。但是这样的话,A非常不满意。差距太大了吧。凭什么B拿72,我拿6?这不公平。
那我们第二种,让手艺差的雕刻品质好的,那么结果是这样的。3 (坏品质) x 8 (B好手艺) + 9 (好品质) x 2 (A差手艺)= 24 (B的收入) + 18 (A的收入)= 42 (两人总收入)这样一看,A的收入比第一种上涨了12,甚至接近B的收入。但是社会总价值,却从78降低到42,直接就是断崖式下跌。两种情况不同的结果,如果您是国家的掌舵者,你怎么选择?这就是公平与效率的矛盾,也是所有社会与经济结构中发生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。
什么是公平?公平,是指收入分配追求相对平等。选择第二种方式,两个人收入相差不大,那么就是相对的公平,但是这样的公平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效率。这样的情况,就会导致社会财富缩水,经济发展滞后。什么是效率?效率,是指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。选择第一种方式,把资源,给到用得最好的人,社会财富实现了最大化。最优化资源配置,提升总体效率,就是经济家们一家追寻的原则。诺奖获得者,著名经济学家科斯说:资源,总会落到用得最好的人手里。讲到这里,我们就不难理解也现象。为什么有钱人会越有钱?因为他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获得好一点的原始基础,再加上个人好的技能,这个东西就会发生倍增。近几年,流行一个词语“降维打击”,也是这个道理。我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,考虑问题的角度和使用资源的方式不一样。
我举一个2020年现实的案例。咱们的会员中,有一些是普通的工薪人员,收入比较稳定,好不容易赞了2-3万块钱,准备投资金融市场。看了看手里的钱,再看看股票的价格,选来选去最后选择了几个几块钱的股票,低价格预示高风险,高价格预示低风险,一年下来没赚多少,还是2-3万块钱。另外还有一些是企业高管,收入比较客观,轻松拿出50-60万投资。看了看手里的钱,再看看股票的价格,就买茅台、五粮液,其他的也不懂,一年下来结果翻翻了,成了一百多万。同样的选择,彼此的差距越来越大。英国有一个著名的纪录片《人生七年》,大家有时间的话,一定要去看一下。我在大学的时候,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,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?除了佛法角度阐述的业力和易经角度阐述的命运磁场之外,人的思想是决定高度远近的根本。
阶级是真实存在的,阶级背后的资源不平等也毋庸置疑。想要改变自己的阶级,只要不断提升个人的层次和认知,大部分要通过读书和不同总结来实现,当然对女性来说,则还有婚姻这一条。我们回到40年前,1978年,中国开始改革开放。当你理解了“公平和效率”这组对立统一的概念之后,就会恍然大悟,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会说: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。让谁先富起来?让A先富起来。为什么要让A先富起来?因为要追求效率,就要把最好的资源,给到用得最好的人。所以,在改革开放初期,上个世纪80年代,整个中国都在强调“效率优先”。因为效率优先,有能力的人被激励,才能带来整体经济的高速增长。
现在大家讨论比较多的商业行为,其实就是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。拿刚才的例子来讲,既然B拿好的赚的多,A拿坏的赚的少,初次分配带来了社会总体财富的提升,但是A就越发不满意。怎么办?国家会实施再分配,比如说公租房、低保金等等,就是把初次分配中,一部分富起来的人创造的财富,通过税收、费率等方式收上来,再分给弱势群体。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,你的收入越高,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就越高。这个累进增高的个人所得税制度,就是以削峰填谷的方法,把经济增长的整体红利,相对平等地“再分配”给更多人。失业救济,再就业培训,减免低收入人群的税费,提供更多便宜的社会服务,甚至现金补助等,把部分社会财富,分给弱势,以求一定程度上的公平。
所以,大家逐渐形成一套共识:初次分配负责效率,再分配负责公平。虽然有再分配,效率优先在初次分配中累积的不公平,依然越来越多;财富差距,依然越来越大。怎么办?摸着石头过河,调整。因为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,伤害了初次分配中“效率和公平的均衡”,所以国家对很多行业很多产业进行阶段性调整,对伤害均衡原则的特例典型进行制裁,于是就有了之前国家对蚂蚁金服等一系列举措。很多人都问过一个有意思的问题,老师,您为什么不搞一个模式,然后学员和收入都会大幅度提升。小钱是由自己支配的,中钱是由组织和群体支配的,大钱是由国家支配的。我是一个很简单的人,不求有多少钱也不图有多大的名,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识透一切的本源,从容愉悦的生活。
今天就先讲到这里,我们周五晚上不见不散。
|